杜浪出了白府,并没有转身回那“温柔乡”,而是在这胡同里乱走一通,多年的护卫身份着实让他练就谨慎的心性,之后,出城向东而去。
突来的书信打乱了姬凤雪原来的计划,当下决定不再返回通灵岛,由杜浪代其知会大岛主开始着手布置并嘱咐杜浪将探听的各路消息尽数告知大岛主。
而她则是出城西去,说是按照云琰心中所说之事行事不为过,但从她如此急切的心理和她慌乱的心跳,不难猜测多少有点小心思。
此番她打算先先至星野城,将其父身亡的消息告诉高仕诚,虽然是噩耗,难免有些心酸,但毕竟是人家的家事又是至亲,生前未能尽孝,身后不能让他再留遗憾。
至于其他的猜想,她不愿多提,怕一时冲动乱了计划,虽然她的高大哥是隐忍的人,不然在他父亲决定净身入宫的时候不会负气离开。
如今身为军权在握的一城副将,更是不免滋养了些火爆脾气。多年过去,从不在人前提起自己父亲的高仕诚,对于这个消息愿不愿意接受,其实她心里也没准备。
毕竟当初和言先生同去说服他效力通灵岛的时候,他们把酒详谈的时候,高仕诚说过:他没有这样的父亲,虽说这话听起来决绝,但骨肉亲情岂是不想要就可以不要的,心里还是在意的。
岚月客栈,天字一号房。
那个自称叫李江的太监,当然李江也是化名,他也不晓得他叫什么名字,进宫的日子久了,早就淡忘了早先的名字。而此刻他心里想着尽快离开回到宫中,在他看来燕国皇宫才是最安全的。
站在窗边看着过往的行人,忽而坐下忽而时不时地在房内走两步,心中显的有些慌乱。毕竟孤身在外有些缺乏安全感,再加上云琰让他捎带的信件内容是什么,他不清楚。
他是个忠心的奴才,倒没有生出背叛主子的胆量,谁晓得云琰是不是派他一个人来到这圣海城。
令他更为不安的是这封信会不会给他带来杀身之祸,苟活于世往往是他们这种人执着的信念,此刻,他也只能无可奈何地等待着。
而和他一样远道而来的还有那应荀羽所托前来圣海查探异常的韩氏两兄弟,阔别天兴城长途跋涉一月有余,虽说天兴城比那兴元城距离东齐较近有三日的路程,可架不住韩氏兄弟的潇潇洒洒一路闲游的心情,此时到达圣海,已经是比较出人意料的了。
他们只是得了武道盟主乔正宇的知会,配合荀羽调查三皇子中毒一事,可荀羽临时改变行程让两人先来圣海打探情况,却没有说明具体打探什么?只请他们留意有何异常,尽量打探东海恶人岛的消息。
对于他二人这任务轻松多了,也就没有过多的当回事,反而心情到是欢愉的不得了,尤其是韩武。
原来此番来到圣海城有要事在身,可两人与那三皇子并无过多矫情,至于调查之事也不多少眉目出于江湖道义答应荀羽的请求来这东齐一遭,更多的是增长见识。
对于韩武而言还可以参加一年一度的“仲夏赏花诗会”能结识八方才学之士,天涯海角他总是乐此不疲。
都说武夫显的莽撞,而韩文却文静的像个雏子,一路上少言寡语,不时地扫一眼街边的行人和店铺,一刻不曾忘记荀羽所托之事。
见他步履虽小但还稳健,不苟言笑的严肃劲倒显得精明了不少。虽不说凶神恶煞,严肃的面容在这繁华的街道上倒也别致。
“喂,我说大哥,你这板着个脸给谁看呢?你是生怕别人不知道你是初来乍到还是想告诉别人我是来图谋不轨的,也不怕被人盯上”韩武看到大哥这番模样,实在忍不了就开口调笑道。
韩文听见这话明显一顿,稍稍转身正想与韩武理论两句,谁知道不经意看见身后不远处几个贼头贼脑的人看向这边。
顿时心中一紧随口说道:“已经被盯上了”
“什么?”韩武惊呼道并顺着他的眼神望去。
“别回头”说时迟那时快,韩武正欲回头,就被韩文推了一下肩膀“你说的什么话?你那文绉绉地轻挑作风岂能与我这豪气干云的英雄气概相提比论”说的时候还不时提高了一下嗓门。
这话顿时引的周围很多人怒目相对,这些人不用猜就知道不是文人就是骚客,最起码都拿得起笔蘸的了墨的主,两人自识行为有失得体,向周围的人尴尬的笑笑拱手点头以示歉意。
而这韩文此番作为的用意不言而喻,当然是借势打断韩武接下来的动作。
韩武岂能不知韩文的用意,当即止住身形问道:“那我们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当做若无其事的样子接着走呗,先找个落脚的地方,弄点吃的”韩文不经意的说着。他怕什么,要论在武学造诣上他有着绝对的自信,江湖上行走多年何时怕过。
不过,韩武一听顿时笑了“我说,当做若无其事的样子,你有难度吗?”
韩文自然明白韩武为何这样一说,轻轻撇了他一眼,甩着膀子大步向前走去。
韩武急走两步追上韩文说道:“你还是低调些吧,你这样会很多姑娘会爱上你的。”多番说道无果,在街上行人的瞩目中两人继续若无其事地走着。
有时候打草惊蛇不失为一条妙计。最起码关注的目光凝聚成河,倒是湮灭了那鬼鬼祟祟的视线,也没有了一种被偷窥的感觉。
“我说你那两句词整的不错哦,啥时间做的功课?”
“与你这等偏见之人,我无话可说”
兄弟之间的微妙,不是说赴汤蹈火才能诠释的大义,像他们这样的相互调笑,却有着血脉相容的默契,情谊较说书先生描述的两肋插刀的过命交情要亲密的多,更有人情味。
不过说笑归说笑,冷静下来,韩武倒没有韩文那种无畏和洒脱,虽说他武艺也是不凡,但惯于文者自居的他,到喜欢推理一二,拆穿某些阴谋大获全胜方能满足那颗花俏的心。那成就感不是打一架能够比拟的,要讨论战术他更为推崇‘不战而屈人之兵’。
“我们刚到圣海便被人盯上了,他们会是什么人呢?为什么要这么做呢?”韩武边走边想着,文人还是多根筋,脑筋。
而那荀羽则应卜先生要求,前往北狄和东齐的边境去查探军事调防部署情况,倒不是说他卜先生未卜先知,只是他老来精算,从大局着眼而担心东齐和北狄联合,到时大军压境,燕国就毫无招架之力。
俗话不是说:“敌人的敌人便是朋友”。
西秦之地倒还让他稍稍放心,不是秦王有多安分毫无称霸之心。只因为燕秦两国相互毗邻,依附性较强,轮综合实力五国之中西秦较弱,而立于东侧的邻国燕国就能起到很好保护伞的作用,帮助西秦抵挡来自东方的威胁。
唇亡齿寒,显然秦蒙知道这个道理。所以,平日里倒和燕国云琰来往更为密切,两国贸易频繁往来反而增加不少,两国当朝不谋而合,倒乐得个相安无事。
至于云琰的想法始终不变,大展抱负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不减,其战略思想就是:一山不容二虎,先除去最大威胁,至于软柿子就是不捏吓也把他们吓扁了。
其实也有朝臣进谏,以迅雷之势攻下西秦免除后顾之忧,然后挥师东进全力攻齐。
云琰对于战事谋略有着些许研究,他以为如果西秦久战不下,反而悖了联合通灵之机,再损军力士气得不偿失,倒不如进攻东齐来的稳妥。
因此云琰才做出军事力量东移的战略部署,并和东海通灵岛联合共同进攻东齐国。眼下他这边准备依然得当,只等通灵岛回信相约而动。
荀羽一路东行转而北上,路上见多了战后重建的怡然小镇,也有杳无人烟尽是残垣战祸遗址。见到了和平时百姓的安居乐业,从容淡然,也感受到所经之地的淳朴民风。
这些所见所闻更加坚定了他要避免战事的再次发生。看来这几年他成长不少,不再是初入江湖的愣头青,没有了争强斗胜的心志。
此时的他更像是江湖儿女,拥有着有别于民族信仰的江湖豪情,更加推崇江湖大义。
为了尽快赶回圣海与韩文兄弟集合,共同调查卜先生所托之事,荀羽一路上不敢逗留,快马加鞭一月的时间匆匆而过十三城,距那两国交界之城盈安,尚需几日路程。
不过,这已然踏足北疆之地,城中北狄族着装过往路人明显多了许多。临近目标之城,荀羽也已经开始小心翼翼地着手打探情况。
每到一城他便走访一遍该城的信息集散地酒楼和红尘之所,偶尔也有些道听途说,闲走之时和那小贩攀谈几句,唠唠家常,想着在不经意的交流中得到自己想要的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