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库全书 > 其他类型 > 世家再醮记 > 91 第九十一章 相约上元

91 第九十一章 相约上元(1 / 1)

正月十五,胜业坊崔府正院内堂中,正在举行家宴。

宴席撤下之后,小郑氏扫了一眼蠢蠢欲动的幼子三郎崔慎,笑道:“天色才刚暗下来,连这一点时间都等不得?咱们离东市、皇城都近,也不必像旁人家那般紧赶着。何况,咱们一家人都出门,马车也需仔细准备妥当方可。”

小郑氏看向清平郡主,见她似乎不反对,便温声道:“去罢。”

“去罢。”发觉崔简正有些犹豫地瞧过来,崔渊微微一笑,“昨夜我们已经去东西两市看过灯了,你不妨给兄长们说一说,也瞧瞧是否与今夜有所不同。”儿子喜欢随在他身边,并不是件坏事。然而,父子俩相处的时间越多,阿实与其余人相处的时间便越少。尤其他与堂兄们之间的感情有些过于淡了,更需要渐渐弥补起来。兄弟们之间,正该多些趣事,甚至多些胡闹也好。当然,某位当阿爷的不会承认,他同时也有些别的考虑——譬如二人单独相约之类。

小郑氏叮嘱道:“大郎、二郎,弟弟们便都交给你们了。”崔笃已经十六岁,崔敏也有十四岁,无论年纪或是阅历,都已经足够独当一面了。如今不过是带着弟弟们出门观灯而已,长辈们也没有什么不放心之处。

崔渊缓步走出胜业坊,对面便是灯火通明、人声鼎沸的东市。他与晚辈们相差也不过前后脚的工夫,目视他们笑闹着走入东市中,淹没在人群里。一瞬间,他的视线便由温柔转成了随意,顺着人流绕开东市继续往南行。宣平坊与东市之间隔了个安邑坊,想来便是乘马车,速度也快不起来。

崔渊敲了敲车厢,厚重的帘子便掀了起来,大郎王昉探出首瞧了瞧,抿唇浅笑,见礼道:“姑父安好。”

李氏拿起那面具瞥了几眼,给王玫戴在脸上,又帮她理了理藤黄色的斗篷:“去罢。”

李氏颔首道:“别回得太晚。”

甫进入东市坊门,迎面便见一棵高近百尺的灯树,以木扎成枝桠繁复的树状,而后在上头挂满了各式各样的灯笼。远远看去灯火辉煌,耀眼夺目,与后世霓虹灯相比亦毫不逊色。而在那灯树下,各种杂技百戏班子竞相演出,喝彩声一阵高过一阵。

平日大唐的百姓们只有在寺庙里才能得见百戏班子,哪里能像今日这般看得如此齐全。杂技百戏耍得精彩,围观的群众更是几乎要将整条路都堵住了。连灯树附近的酒肆、食肆里都站满了人。王玫环视着周边的人山人海,心里感慨着不愧是拥有百万人口的长安。只是,她以前见多了这样的杂技,也并不觉得有多稀奇。

刚出东市,迎面便又见皇城安上门前屹立着一个宛如摩天轮般的灯轮,悬挂着成千上万盏造型各异的花灯,又以绫罗绸缎缠绕装饰。端的是瑞气千条、霞光万丈、富贵逼人,就如金乌坠入了人间一般炫目之极。灯轮对面,仿佛比斗似的也扎了一座灯楼。那灯楼就像缩小些的安上门,城门、城楼清晰可见。一排排的灯上绘着熊虎豹狼等猛兽,待灯随风转动起来的时候,竟似或扑或跃般栩栩如生。

在这个时刻,没有人想到富贵贫贱之差,也没有人想到世族寒门之别,甚至没有人想到这几日过后将要面对的困苦潦倒,没有人想到即将到来的离家远行,更没有人想到不久之后的艰难省试。今朝有酒今朝醉,盛世大唐之人那豁达放纵的风流性情,就在这些歌舞之中,尽情地展露绽放。

待到跳得累了,两人便又牵着手走出来,买了两盏花灯,缓缓地逛起了吃食摊子。

王玫尝了果仁馅儿和咸肉馅儿的焦糙,吃得有些腻了,便又要了一碗馎饦汤喝下。崔渊另又吃了个芝麻胡饼,这才觉得腹中不再空空了。

王宅也只在乌头门附近燃了几盏灯,指引着夜归之人。见到那昏黄的灯火后,王玫和崔渊的脚步却越来越慢,在几百步外便停了下来。

而崔渊仿佛洞察了她的内心,俯下首,迅速地在她唇上啄了一下。

便听崔渊又道:“剩下的,三月初二再说。”顿了顿,他叹息道:“才正月十五。”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不,不,远不止三秋——应是‘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最新小说: 我靠着茶里茶气嫁给了豪门大佬 成为反派得不到的黑月光 开局签到西游送太乙真人 团宠小祖宗九百岁 谍海偷天 八零好福妻 九零福运小俏媳 穿越从语文书开始 从木叶开始的宇智波琴川 炮灰王妃今天洗白了吗